臺灣第一座國際機場是現在的臺北松山機場,那第二座國際機場在哪??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其實不太容易,畢竟這座機場大部份臺灣人可能聽都沒聽過。臺灣第二座國際機場,是壽命不到5年的淡水水上機場。淡水水上機場在我當兵下部隊前我也是聽都沒聽過,直到下部隊後聽到“水上機場”這詞,才利用放假上網查查,了解其身世。

1937年蘆溝橋事件後,日本總督府遞信部航空局選擇淡水鼻仔頭為機場用地(位在北緯25°10',東經121°27'。當時日本佔領南洋一些小島,並有水上飛機聯絡其間。當時水上飛機可夯得很,利用平直水域當跑道,大大減少地形對航空限制。即使水上飛機運量小、速度不快,但這些飛機使得這些島嶼和日本本土的聯繫更密切),於1941年完成。淡水水上機場使用淡水河出海口起的河面當航道,並以河上的沙洲做導引。當飛機要起降時,先利用河上的巡邏船巡迴廣播,告知河上的船隻請其避讓。而因氣象對航空影響甚鉅,同時並興建淡水氣象測候所,提供即時的氣象資訊。機場完成後,提供民營的大日本航空使用。1941/7/19及8/2,該公司曾利用川西式水上飛機「白雲」、「卷雲」兩機進行試航,並於8/23正式開行橫濱=淡水=西貢=曼谷的航線。該航線每月第二、四個星期六自橫濱出發,下午到淡水,隔天早上再由淡水起飛到西貢,之後再到曼谷。可惜好景不常,同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,日本政府宣佈12/12起停止這條航線,往後只有零星包機在此降落加油;1943/9日本政府更宣佈所有機場均為軍用,之後再也沒有民航機使用。1945/8日本投降,該機場移交國軍,再也沒當機場用過。

1945年淡水地圖,下方"Tansui Seaplane Base"就是當年水上機場的位置
1945年淡水地圖,下方"Tansui Seaplane Base"就是當年水上機場的位置。德州大學圖書館藏http://www.lib.utexas.edu/maps/ams/formosa_city_plans/txu-oclc-6594794.jpg

現在這座機場被列為縣定古蹟,雖然為軍方使用,但個人印象殘存的舊建築不多。其中最明顯的,應該是供飛機起降用水泥製的滑行臺,和一些防空洞及碉堡;但這些都在軍事管制區內,一般民眾大概沒什麼機會進去參觀。在興建機場時,曾以石板設道路;這些道路現在成為淡水河岸自行車道的一小段,若從捷運淡水站往南走,過了自行車道的鐵製牌樓後走一小段,過不久地上會出現石板路,就是該道路了。若再往南走,快到捷運跨線橋時,右方白色建築物是淡水氣象測候所(也是古蹟)。繼續往南,便進入淡水河岸紅樹林保護區。下次如果有機會騎自行車到淡水,騎到石板路時,不妨想像一下60餘年前飛機起降的盛況吧!!

p.s.附近古蹟還有英商嘉士洋行倉庫,二戰時曾被收為日產。戰後所有權輾轉移給殼牌公司,2000年該公司捐給淡水文化基金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c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